科學戰勝一切?綠色革命的反思


科學技術發展確實衝擊整個世界的生產方式,並促使經濟快速發展。然而,從不同視角剖析綠色革命所帶來的變化,會發現這條道路可能會使人類偏離所謂「永續發展」的路線。怎麼做才是能夠兼顧永續發展與餵飽所有人,是世界各國以及國際組織都在思考的課題。

也許就如同政治經濟學者Charles E. Lindblom的文章標題,人類 "Still Muddling, Not Yet Through"


INDEX
  • 人口與科技發展
  • 綠色革命的歷史脈絡
  • 綠色革命的內涵
  • 問題
  • 新思維


人口與科技發展

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DESA)負責協助世界各國處理其所面臨的經濟、社會與環境等方面的挑戰。DESA業務所涉範圍甚廣,舉凡消除貧窮、人口、兩性平等和原住民族權益,乃至於宏觀的經濟政策、發展籌資、公共部門創新、森林政策、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等。目前以消除貧窮為核心工作。

DESA人口司(Population Division) 每兩年預備一份報告,內容針對世界、區域、國家等不同範疇的人口規模與成長進行估計與預測。

WORLD POPULATION TO 2300 p. 5

以長程估計來看,若成長趨勢沒有太大改變,世界人口至2050年可能到達89億人,甚至不排除增長到100億人以上。

人「口」,顧名思義,都是要張口吃飯的,那麼這個世界的食物生產能否滿足百億人口?
儘管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研究指出,食物的問題不在於匱乏,而在於分配不均。

FAO Cereal Supply and Demand Brief Release date: 05/05/2011
The Economist: Chronic hunger - Feeding the world Oct 15th 2009
2008年至2009年,由於世界經濟危機,飢餓人口從9億1千300萬上升至10億以上。也就是說,將近六分之一的全球人口處在慢性飢餓的情況中。此外,糧食價格相較於兩年前,攀升17%。由經濟不景氣所造成之匯率與投資下跌可能是使飢餓人口增長的元兇。

工業革命以降,根深蒂固於人類腦中的人定勝天思維,仍促使綠色革命展開。

綠色革命的歷史脈絡

「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是1940年代至1970年代間,一系列關於high-yielding varieties of cereal grains, 灌溉基礎設施的擴張、管理技術的現代化、混種子籽、合成化肥、以及殺蟲劑的研究、發展與技術移轉倡議,在1960年代達到高峰。

綠色革命這個詞彙最早是在1968年,前USAID主任William Guad所描述:
"These and other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contain the making of a new revolution. It is not a violent Red Revolution like that of the Soviets. nor is it a White Revolution like that of the Shah of Iran. I call it the Green Revolution." (Wikipedia - Green Revolution)

Norman Borlaug於1943年成功地在墨西哥發展農業,而洛克斐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欲將其成功經驗傳至其他國家。因此1959年在墨西哥設立The Office of Special Studies並成為非正式的國際研究機構,1963年該機構正式成為The 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 (此為英譯,原名為 Centro Internacional de Mejoramiento de Maíz y Trigo, CIMMYT)。

綠色革命的傳播首站在印度Punjab,由Borlaung指導,以及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協助進行。除了改良種苗外,還包括灌溉系統的發展、協助農民購買農用化學肥料的融資政策等,可說是全面性地農業改革。1960年代,原本印度地稻米產量是每公頃2噸,到了1990年代中期成長至每公頃6噸,而每噸的米價約為$550。至2001年,米價已經低於每噸$200。印度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稻米生產國之一,並且是主要的稻米出口國。

綠色革命的內涵

第一,為使每公頃的單位產量增加,使用基因技術將榖物的品種改良,並挑選出產量最佳的品種進行大規模種植。第二,由於品種改良後的榖物並非耕作地區的原生種,對於當地的土壤品質和蟲害適應不良,需要借助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維持生長。第三,建立耕作地區的道路系統和灌溉系統,使人力在最有效率的情況下工作,並且維持枯水期土地仍然有水耕作。

問題

若純粹由糧價指數(Food Price Index)來看,僅能夠瞭解其價格的波動,進而分析其供給與需求的情勢。但是由「用於食物的開支佔總收入之比例」(cost of food as percentage of income)便能夠進一步成為貧窮與否的標準。若在食物上的開銷比例超過總收入的一半以上,當食物價格進一步飆升,貧窮者別無選擇,只有減少食物攝取。

從增加食物的產量(供給),降低食物價格而言,綠色革命可以說是成功了。但是嚴格來說,僅僅在供給面的增加尚不足以穩定地將食物價格控制在某一水準。影響食物價格的因素還包括:國內或國際政治因素、原油價格變動、氣候變遷所造成的乾旱或洪水等。在眾多複雜因素交互影響下,全球飢餓人口不斷增加,世界銀行(World Bank)網站的飢餓鐘數字不斷跳動上升。「就算一個也太多」,飢餓鐘旁寫著感人的警語,面對處在飢餓中的九億人(而且人數持續增加),到底應該怎麼做?

2008年5月14日,聯合國永續發展委員會第二次部長級會議上,現任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第一次綠色革命尚無法解決糧食匱乏的問題,需要第二次的綠色革命再度突破農耕技術,配合資源與環境保護,以及氣候變遷的研究,以處理糧食危機。

科學技術的突破究竟能夠將問題處理到何種程度?有沒有其他方式?

品種改良、化學肥料、殺蟲劑、灌溉系統等工具也有自己的問題。

首先是物種單一化,由於基因改良出單位產量最高的榖物品種,因此農民不再多樣化地種植各種榖物,而是以經濟為第一考量,生產產量最高者。接著,由於農民無法自行培育基因改造種苗,因此必須利用貸款的方式購買種苗,以及相關的肥料和殺蟲劑,造成農民負債問題。

化學肥料、殺蟲劑對於環境的傷害和人體的傷害更是顯而易見。1962年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出版之際,也同時是綠色革命的進行式,但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停止的。

灌溉系統以及伴隨而來的道路系統,改變原本農村的生活型態,使農村生活走向現代化,而失去傳統的生活方式。並不是傳統的生活方式必然比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更好,這裡暫不做價值判斷,但是全球現代化的路線歧異度很低,先進社會的生活方式都是類似的,逐漸失去多元文化的世界價值觀可能趨向二元性,並且會漸漸無法容忍異質的存在(僅是個人推論)。

新思維

在泰國,有數個不同的組織走出綠色革命的新技術農耕方式,回歸傳統,例如以天然的土壤培育微生物肥料,研究農作物中的各類昆蟲,並找到耐蟲害的糧食品種,再以雜交育成的方式生產更強壯的品種,不需要使用殺蟲劑或化學肥料。農村生活也回到過去以敬天愛人的奉獻精神為主,而非以糧食出口的經濟考量。

地方自主的糧食生產,在地銷售,以小社群為基礎的生活方式,究竟能否在全球化洪流下成為磐石?值得觀察。



留言

  1. 怎麼心血來潮在思考這麼深層的東西咧...

    回覆刪除
  2. 前陣子聽了演講,很有感觸,就寫了。順便證明台長可不是只會聽歌跟喇咧而已哈哈哈。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七月

八厘米 8MM

最近,以及之前